孩子满3岁就要送去幼儿园,几乎成了所有家长的共同认知。
所以,每年的七八月,家有3岁小娃的父母,都会集中忙活一件事,给娃挑选幼儿园。
嫂子是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,家里二宝今年刚满三岁,但前几天去她家玩,聊起给小侄子选幼儿园的事。
没想到她说,今年不打算送儿子去幼儿园,等明年看情况再说。
听到这话,我不禁感慨,不愧是人民教师,在教育上孩子就是比一般人有见识,普通家长都争着抢着让孩子更早入园,认为这样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。
却不知有时候让孩子晚上一年幼儿园,反而可能改变他一生的轨迹。
孩子晚1年上幼儿园,改变一生轨迹
在教育学与心理学领域,有个名词叫“出生日期效应”,说的是出生在9-11月的孩子,学习成绩更好,更容易考上顶尖学府。
为什么出生日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呢?
专家学者解释说,之所以出现“出生日期效应”,其中有一个原因就与孩子的入学时间有关。
许多地区,公立小学招生截止日期通常为每年的9月1日。
这就使得9月前后出生的孩子,虽然年龄相差将近1岁,但却因为招生设置,进入了同一个课堂。
教育专家指出:幼儿园阶段,几个月的年龄差,就会带来显著的认知差异。
这就像新生儿的发展是按天计算的一样,11个月的孩子还摇摇晃晃不会走路,14个月的孩子已经能跑了。
在儿童发展早期,几个月的年龄差在身体发育、认知能力以及心理成熟度上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。
年龄大的孩子在课堂专注度、指令理解、同伴协作等方面,自然要比年龄小的孩子更占优势。
就好像盖一座高楼,根基稳固扎的深,在后续的发展中自然更能经历风雨、屹立不倒。反之则根基浅薄松散,稍有外力便容易影响整座建筑的稳固性。
这种效应就像“滚雪球”,一开始只是游戏时反应慢了一步、整理玩具时比别人慢半拍,可时间一长,大孩子因总能轻松做好而越来越自信,小孩子却常因跟不上节奏变得胆怯,差距越滚越大,不仅影响在园表现,还会悄悄改变孩子的性格走向
双生子爬梯实验
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“双生子爬梯”实验,参与实验的俩孩子是一对出生仅46周的同卵双胞胎孩子。
格赛尔先让同卵双胞胎中的A,每天进行10分钟的爬梯实验,而B则不进行这种训练。
经过6周的训练,也就是俩孩子52周时,进行爬梯比赛。
结果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B,爬5层阶梯需要45秒,而经过训练的A则只需要26秒,速度远快于B。
实验继续,格赛尔又对从未训练过的B,进行了2周爬梯训练,同时A也继续进行爬梯训练。
2周后,格赛尔又安排俩孩子进行了一次爬楼梯比赛,你们猜一下,这俩孩子哪个爬楼梯速度更快一些呢?
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认为是A孩子,毕竟相比B孩子,A孩子早训练了7周,且训练时间也是B孩子的三倍。
然而实验结果却与大家猜测的完全不同,格赛尔惊讶的发现:两个小孩最终的水平并没有差别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
格赛尔分析说,这是因为对于 46 周的孩子来说,练习爬楼梯本身就太早,孩子的身体发育还不足以支撑爬楼梯这项活动,此时训练只能取得“事倍功半”的效果。
但到了 52 周再开始训练,时机就恰到好处。因为此时孩子的身体发育已经为爬楼梯做好了充分准备,所以训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通过这个实验,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,那就是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,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,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“时间表”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。
晚上一年,并不适合所有孩子
人们之所以达成3岁要上幼儿园的共识,说明大多数孩子3岁时在各项能力上已具备入园条件。
幼儿园晚上一年更好?这种说法来自哪里?
其实,这种说法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史蒂夫·比达尔夫的畅销书《养育男孩》,
澳大利亚史蒂夫·比达尔夫在书中说:“普遍来说,男孩在精细动作、认知能力等很多方面迟于女孩,让男孩比女孩晚一年入学对他们大有裨益。”
很多家有男孩的父母,比如明星夫妻杜江、霍思燕,还有我嫂子这种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,在看到这个建议后,都推迟了自家儿子入园的时间。
但在这句话后,还有半截却常常被忽略掉了:“无论男孩还是女孩,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开始上学, 应该根据每个孩子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定”。
也就是说,孩子能不能入园,不只是看年龄,更要看有没有准备好幼儿园需要的能力。
第一,基础自理能力
无需成人协助,可以独立吃饭、提脱裤子上厕所、简单穿脱衣物等主要的自理能力。
第二,简单沟通能力
可以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,比如口渴的时候,知道告诉老师自己要喝水;不舒服的时候,给老师说不舒服;
能听懂老师的指令,玩具被抢时,能用 “这是我的”“我们轮流玩” 等语言表达,或寻求老师帮助,
第三,情绪调节能力
能较快的恢复情绪,不会用极端的方式解决冲突。
比如,与父母分离时,短暂哭闹后,可在老师或玩具吸引下逐渐平静,而非持续尖叫、拒绝安抚或者躺在地上哭闹不止;
第四,有规则意识
理解 “轮流”“等待” 等集体规则,玩玩具的时候能遵守先来后到的顺序,集体活动时能按老师的要求排队、依次进行,不会随意插队或争抢机会。
第五,独立适应能力
在陌生的环境中能逐渐放松,愿意尝试参与集体活动,比如主动加入同伴的游戏,在老师引导下参与课堂互动,不会一直黏着陪同的大人或躲在角落拒绝接触他人。
如果以上5项能力,你家孩子已经拥有了4项或者4项以上,那即使他还不满3岁,也适合送去幼儿园,但如果只具备 3 项及以下,哪怕已经过了 3 岁,也不妨再等等,等孩子能力更成熟些再入园会更稳妥。
【今日话题】
你家孩子是几岁上幼儿园的?
你觉得孩子这个年龄上幼儿园合适吗?